玉树介绍


  玉树州位于青海省西南边陲,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素有名山之宗、江河之源、牦牛之地、歌舞之乡的美誉。玉树北依茫茫昆仑山、南靠巍巍唐古拉,两大山脉南北对峙,其中宽约400余公里。东有蜿蜓峻峭的巴颜喀拉山,西有缓坡漫岭的可可西里山,年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有“生命禁区”之称。这里群山错落,东西呼应,其间长约500余公里。在群山拱卫之中,玉树州的地势高高隆起,高出海平面4000—5000米,群山之中,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000余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0多座,其中有些为无人登顶的处女峰。在群山怀抱中,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几大河流均发源于此。

“玉树”是藏文译音,含义为“遗址”,将音、意相连,则是“在故址上盛开的美玉之树”因玉树地区海拔高,植物少,过去人们也称其为“树贵如玉”的地方。历史上,玉树土司本为囊谦千户属下的25族份之一,但因其牧地处于内地官员往返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要津,久而久之,内地竟然只知玉树,而忽略囊谦为这一地区的总称,今玉树藏族自治州的名称就是渊源于此。结古(玉树)之名:博学与证量兼备的布达·达玛格德(桑吉曲扎·尊者1667--1744)在17世纪时撰写的烟供仪轨——《事业太阳烟供仪轨》中明确说道:此地妙法广博政业昌盛,且善妙吉祥,故而称作:结古。《文成公主入藏记》中说道:“结古朵是诸大德高僧亲足驾临传法之地,是勇者彰显威武之地,祖辈叔父云集之地,是美女显露婀娜美艳之地,有钱人挥洒之地,穷苦人乞讨之地,汉地商人之驿站,印尼旅人住息之地,汇聚各种商品,因此地无所不有,故名为结古朵。”


根据玉树境内外发现的众多古代文化遗址推测,早在两万多年前,玉树地区就有人类活动。历史上,玉树居民应为羌人后裔,公元前384年—前362年,居住于青海湖东部的一支羌人向西迁徙数千里,其中一部分迁至今天的玉树地区,与当地土著居民相结合,逐步发展成今天的玉树藏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勤劳勇敢的玉树人在不断吸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在这块高原上创造了具有自己鲜明特点的雪域文明。玉树自古就是唐蕃古道的重镇,是青藏高原的古代文化——南部的卡若文化与北部的卡约文化交汇之地,这片古老的土地有着在牛背上、雪野里、绿茵中保存的悠久历史;血脉中流动着马上民族的文化,在雪域高原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地理、历史和文化区域。这里有享誉中外的玉树歌舞,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独具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品,规模盛大、内容丰富的赛马节以及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素而形成的具有其自己鲜明特点的宗教文化艺术。

玉树藏族自治州总面积(含唐古拉乡)26.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3。全州现有玉树、称多、囊谦、杂多、治多、曲麻莱6个县,州府所在地玉树市结古,北与省内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相连,东与本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相通,东南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毗邻,南与西同西藏自治区的昌都和那曲交界,西北角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巴音郭勒蒙古族自治州接壤,可以说玉树地处于整个藏区的核心地带。人口与民族:玉树州总人口约30.08万人,其中96%以上是藏族,是全国少数名族自治地区(包括省、地区、县、乡所有区划单位)中主体民族比例最高的,也是青海省内唯一的康巴方言地区。玉树州内居住的其它民族主要有汉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蒙古族等。

气候条件:玉树深处青藏高原腹地,四周是连绵的群峰,中间密布江河湖水,气候十分独特。主要特点是高寒缺氧、日照时间长、紫外线强。在玉树的东部地区如结古、囊谦,年平均气温在零上4度左右,而在西部的杂多、治多、曲麻莱地区,年平均气温则在零下2度左右。玉树高原一年可以说只有冷暖两季,冷季长达七、八个月,暖季只有四、五个月,气候比较干燥。但玉树的年温差不大,日温差则较大。玉树的降水情况;东部多、西部少;日数多、水量少、蒸发量大;夜雨多、日雨少,降水强度一般不大。由于降水的高度集中,加之地形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玉树州内冷季大风盛行,沙暴天气较多。暖季冰雹、雷雨出现次数频繁。同时,因海拔高,形成气压低、沸点低和空气含氧量低的特点,空气含氧量仅为海平面含氧量的1/2-2/3。在玉树,水的沸点东部为88℃,西部为86℃。每年的6、7、8三个月是玉树最好的季节。


禅古寺旧址   

禅古寺位于玉树州府所在地结古镇南4公里禅古村,海拔3700多米。该寺始建于公元12世纪,属藏传佛教直贡噶举派。初创时建于玉树地区的“吉然圣地”,这里迄今还有“吉然红塔”遗址和“吉然自显白塔”等文物古迹,后因教派之争而逐渐衰微。14世纪末在七世嘎玛巴秋扎嘉措的关照下恢复了禅古寺,寺内建有大经堂、佛塔、僧舍、佛殿和讲经院等。有查来嘉贡、禅古朱古和斯日朱古、嘎玛洛周尼玛四个活佛转世系统,其中查来嘉贡是原西藏地方政府在玉树地区册封的“四大嘉贡”(救世主,亦作怙主)之一。该寺在历史上因修建和管护文成公主庙享有声誉。寺内存有经卷3万余卷,大小佛像不计其数。大经堂内建有宁玛、噶举、萨迦和格鲁四大教派的佛像,供奉着各自的开派祖师或传承上师


康巴人的天堂黑帐篷主题度假村

被评为青海省5星级乡村旅游点———“康巴人的天堂” 藏文化旅游度假村在巴塘草原是最“吸睛”的,最大黑帐篷面积可达1130平方米,全部用牦牛毛制作完成,历时一年完成。


泞吉湖

泞吉湖位于离州府结古约60公里的玉树市上拉秀乡境内,海拔4200米左右,湖面90多平方公里,湖水最深处有30米左右。湖水矿化度较高,属咸水湖,湖中盛产高原裸鲤鱼。每逢春夏季节,斑头雁、鱼鸥、赤麻鸭、大天鹅、黑颈鹤等鸟类在此孵卵育幼。泞吉湖清澈透碧,犹如一面美丽的明镜镶嵌在青山深处,牛羊、帐篷怀抱四周,景色十分诱人。传说,每逢藏历十五夜晚,从湖中传来奇妙的乐器声响。当地百姓把此湖奉为度母菩萨的圣湖,于每年七八月份都举行祭祀活动。如果游客在此畅游,可以深切感受到那种人与自然、人与一切生灵和谐相处的最佳生存境界。8、隆宝滩隆宝滩自然保护区位于距结古80公里的隆宝镇境内,滩长约10公里,宽约3公里,海拔4200米。

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将隆宝滩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00年青海省人民政府将黑颈鹤定为省鸟。隆宝滩湖泊周围溪流迂回,沼泽遍地,水草丰美,为鸟类的栖息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每年开春从遥远的南方飞到这里筑巢,产卵育幼,繁衍后代,度夏避暑,湖水结冰前成群的黑颈鹤又飞回温暖的南方过冬。黑颈鹤身高1米以上,丹顶黑颈,全身基调为灰白色,飞羽呈黑色,形态高大优美,气质高雅脱俗。他们在美丽的湖边舒展翅膀,高歌鸣唱,成群起舞,显得悠闲自在。当地牧民一向把黑颈鹤视为吉祥的神鸟,从不惊扰它们,这给黑颈鹤的繁育生息创造了很好的生存环境。


东仓大藏经

东仓《大藏经》俗称“东仓五百部”,发现于囊谦白扎乡东日哇村。在藏区享有盛誉,它的主人是位于唐蕃古道上的东仓家族,东仓是从藏族四大姓氏“塞、木、东、冬”中的“东”演变而来的姓氏,在唐代属于强大的“苏毗”部落。内有



结古寺

结古寺,藏语全称“结古顿珠楞”,汉译为众生义成洲,位于玉树县结古镇北山,海拔3700米,现为萨迦派寺院。该寺初为苯教寺院,后改宗为藏传佛教噶举派寺院。明洪武三十一年(1389年)西藏萨迦派高僧当钦哇·嘉噶西然坚措又将结古寺该宗为萨迦派寺院。历史上该寺以建筑宏伟、文物丰富、多出名僧而闻名藏区。整个寺院依山而建,错落有致,蔚为壮观。主体建筑有桑舟嘉措经堂、讲经院、弥勒殿和大昭殿等,有文保嘉贡、嘉那活佛、扎武迈根等活佛转世系统。明清鼎盛时期僧侣多达千余人。近几年修建了因明(佛教哲学)等专修僧院。1937年12月1日,九世班禅曲吉尼玛在结古寺甲拉颇章宫圆寂。


当卡寺

当卡寺位于玉树县结古镇东风村扎增大赛山腰间,距州府结古镇约10公里,海拔3600米,属嘎玛噶举派寺院。该寺历史悠久,文物丰富,特别是1981年后,寺院恢复快,发展大,经堂等建筑远远超越了解放前的规模,依山而建的寺院显得气势雄伟,颇为壮观。

该寺由岗拉寺僧人巴洒当丁创建于12世纪中叶,兴盛时有700多僧侣。该寺活佛佛号为都毛秋杰,已传18世。本世秋杰活佛佛位高,享有很高的名望,现任青海省佛协常务理事、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玉树州佛协副会长等职务。1958年前,建有48柱经堂1座,60柱佛殿1座,僧舍80余间,有僧侣199人。现建有80柱大经堂1座,20柱小经堂1座,还建有佛殿、怙主殿、讲经院和100多间僧舍。寺内供有释迦牟尼佛像、莲花生大师像以及蒂洛巴、纳若巴、玛巴和米拉日巴等噶举派始祖以及祖婆阿斯秋吉卓玛等护法神像。传统法会或庙会有藏历11月23日至30日的“祖婆护法神”供养法会,6月1日至10日的初十供轮法会。


晒经台

唐僧法名玄奘,是彪炳青史的唐代著名高僧。传说中的唐僧晒经台就是距玉树州府结古镇约30公里处通天河畔的一块磐石,石面漆黑如墨,上面似乎有隐隐约约的字迹。  据传,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行至玉树境内时,被波涛汹涌、浩淼无际的通天河挡住了去路。这时河底的千年老龟浮出河面,驮渡了唐僧师徒,并托唐僧向如来佛打问自己还剩多少寿数。到了西天佛国印度,唐僧虔诚拜佛,专心取经,竟忘了老龟所托。数年后唐僧师徒四人取经归来,老龟再次帮他们驮渡通天河。渡到河心时,老龟突然问起所托之事,唐僧却无言以答。老龟知道唐僧不曾代问,一怒之下,摇身一晃,将驼在背上的师徒四人连马带经文抛入河中。幸好,已得道的唐僧不似前番,加之有三个徒弟护驾,有惊无险,安然登上了河岸。但是打捞上来的经卷全被泡湿,于是师徒四人在岸边的大磐石上晾晒经文,等经文晒干收起时,不慎把《佛本行经》的经尾给沾破了,所以,在浩如烟海的佛教经卷中只有《佛本行经》至今残缺不全,而大磐石上却字迹犹存。后人便将这块磐石称为“晒经台”。当地百姓在晒经台上方挂满了经幡,以敬圣迹。晒经台的美丽传说,被伟大的文学家吴承恩写进了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被后人所传颂。


三江源纪念碑

举世瞩目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屹立在通往树州府所在地结古镇的通天河大桥旁。通天河是长江的源区干流。三江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他们均发源于玉树境内,故称为“三江源”。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覆盖玉树、果洛全境和海南、黄南、海西的部分地区,总面积36.3万平方公里。保护区划分25个核心区,25个缓冲区和1个实验区,核心区面积达11.19万平方公里,占三江源面积的30.83%。这不仅是目前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和生态最敏感的地区。因此,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和经济价值,也具有巨大的国际影响。


文成公主庙纪念馆

文成公主庙作为玉树州境内重要的历史文化古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重要的风景名胜区,也是旅游开发的经典景区。文成公主庙纪念馆,位于文成公主庙东侧山坡上。工程包括纪念馆主体、公共卫生间及水处理机房等,总建筑面积2301.45平方米,总造价3150万元。


文成公主庙

文成公主庙,又称大日如来佛堂,座落在玉树藏族自治州府所在地结古镇南20公里的贝纳沟,海拔3700多米,大日如来佛堂面积有80多平方米,高13米,依岩崖修建而成。佛堂精巧玲珑,幽静雅致。佛堂内供奉的主佛像藏语称“觉俄囊巴诺泽”,汉语称大日如来,梵语为“毗卢遮那”。相传此佛像与供奉在拉萨大昭寺内的释迦牟尼像具有同等的加持威德,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这座佛堂是唐贞观15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进藏时沿途留下的规模最为宏伟壮观而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佛堂内的佛像属青海境内最早出现的佛教摩崖大型浮雕群像。唐中宗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唐蕃再次联姻,金城公主进藏路经此地时,为佛像群盖建殿堂一座,以遮风雨。1957年,被列为青海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居正中,高约8米的主佛大日如来,端庄稳重,娴静慈祥,结跏跌端坐在双狮仰莲座上。

其余八尊菩萨系八大随佛弟子,即弥勒菩萨、虚空藏菩萨、普贤菩萨、金刚手菩萨、地藏菩萨、观世音菩萨、文珠菩萨和盖障菩萨。其造型、服饰兼有吐蕃早期风格和初唐中原艺术特征。在佛堂附近的岩壁上,工整的刻有藏、汉两文佛经《普贤菩萨行愿王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以及多行梵文和经文、佛塔、六字真言等。在佛堂右侧20米处岩崖下,有一泓清澈如明镜般的泉眼,名叫公主泉。相传文成公主在此住跸期间,曾在泉边梳洗。从文成公主庙沿贝曲河溯流而上,约在4公里处有一个温泉池,泉水从山体岩石的缝隙中喷涌而出,温度约为40摄氏度,相传文成公主曾在这里临泉沐浴。在文成公主庙周边的山上,信教群众挂满了经幡,随风舞动,色彩斑斓,猎猎作响,气势恢宏,游人赞叹这是—世界上唯一座被文字覆盖的山。


格萨尔王广场

“格萨尔广场”其得名文广场的主建筑雕塑“格萨尔王”文化广场属玉树境内规模最大的,初建于2007年7月,那么我们眼前的这座雕塑想必大家都想知道,他就是藏文化宝《格萨尔王传》中的主人公。“格萨尔王”该雕塑总投资417.63万元。雕塑总高度为21米,是由黄铜材料制作而成,究意何种原因,使“格萨尔王”的雕塑如此频繁地伏现在藏区呢?

故事追溯到和很久以前,天灾-遍及藏区,妖魔横行,黎民百姓遭受荼毒,天神之子格萨尔降临人间,他凭借自己非凡的才能和诸天神的保护,降妖伏魔,铲强扶弱,给人间带来了幸福与安宁,于是天神之子的英雄事迹在人间流传开来,人们不停地讲述和传颂,祖祖辈辈敬仰英勇仁慈的格萨尔王,将其雕塑与日月同辉遍及藏区。

在漫长的岁月中,传奇的故事演变了蜚声中外的史诗《格萨尔王传》。其中,从诞生之日就为民除害的格萨尔王被塑成为神龙三合一的英雄。史诗中也赞道,格萨尔王身躯魁梧如山,心胸宽阔如大海,智谋犹如空中电。的确,仅凭眼前的这座雕塑似乎也有一种无法抵挡的神奇力量,震憾着我们,何况格萨尔王的英雄气概威震天地,传承万古,在这愿格萨尔的灵光抹灭所有游客身、语、意的罪恶之根,庇佑大家身体健康,扎西德勒!


游客集散中心

玉树游客服务中心位于玉树市胜利路景观大道南端,总建筑规模3300平方米。由北京清华大学设计研究院设计,中国铁建援建。这一设计理念体现盛开的格桑花、依据藏式聚落建设,是玉树灾后重建十大标志性建筑之一,是全玉树州的游客集散点和应急救援系统中心。

项目占地总面积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其中A馆1200平方米、B馆900平方米、C馆600平方米、廊道600平方米。灾后重建总投资2000万。项目于2013年4月27日开工,2014年10月31日完工,2014年12月交付我局。2015年3月10日启动内部装修,7月完工。A馆是玉树旅游局资源展示及一市五县旅游资源介绍和导游服务区,并按装目前最先进的电子投影沙盘,该沙盘可以全方位立体式的介绍玉树旅游资源,前十分钟将全面介绍玉树的重点景区,让游客对玉树有初步了解。B馆是导游培训、康巴歌舞表演、藏文化体验、藏餐区为一体的多功能厅。C馆是办公区。廊道是旅行社、旅游公司、旅游商品企业服务区,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住宿、车辆租赁、商品展示及销售、票务预订等服务区。


当代观景平台

当代山观景平台位于州府结古当代山上,是新玉树的瞭望台。按结古的地形来分析,结古的前山是普措达赞,左山是囊隆本巴,后山是西康嘎亚,右山东德隆庆。可以全面俯瞰玉树灾后重建成果。重点浏览十大标志性建设:新寨嘛呢石经城申遗核心区、格萨尔广场、州博物馆(含牦牛广场)、康巴艺术中心(含图书馆)、州游客服务中心、州行政办公中心、地震遗址纪念馆、文成公主纪念馆、结古镇两河景观和湿地公园、上巴塘示范区。


地震遗址纪念馆

玉树抗震救灾纪念馆是玉树灾后重建的“十大标志性建筑”之一,于2012年4月10日开工,2013年10月30日完工,纪念馆用地面积约为5776平方米,其中遗址占地面积约498平方米,由地震遗址、纪念馆主体及感恩广场三部分组成,建筑分地上一层,地下两层,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是展示“4.14”地震及灾后重建过程的重要场馆,馆内主要以图片和实物为主,具体由讲解员进行讲解。


嘉那嘛呢石经城

新寨嘉那嘛呢石经城是结古镇周边重要的旅游资源,嘉那嘛呢石经城位于离结古镇3km的新寨村,海拔3600多m。公元1700多年前,由藏传佛教高僧嘉旺(又名嘉那活佛)创建。嘛呢在佛经中解释为观音菩萨六字真经,六字代表解度六道众生、破除六种烦恼、修六般若行、获得六种佛身、生出六种智慧等殊胜功德。每当正月十五日,都有许多人来此转经朝拜。平时每月十五也有许多人来此转经,形成一种壮观的宗教场面,衬托出浓厚的宗教氛围,对外来游客有较强的吸引力。解放初期,嘛呢石经城形成了东西长450m、南北宽100m、高3m的规模宏大的嘛呢石经城,并建有佛堂及佛塔、大经轮堂等建筑,占地面积25亩,嘛呢及经文石有25亿块左右。“文革”中石城被毁,1986年重建恢复,嘛呢石经城东西长283m,南北宽74m,高2.5m,有25多亿块嘛呢石、一座大转经堂、一座佛堂、10个大转经筒、300多个小转经筒、十几座佛塔。

石经城的佛堂内还供奉着创建石经城的第一世嘉那活佛塑像和自显嘛呢石块。2005年1月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评审为"面积最大的嘛呢石堆"荣获吉尼斯证书嘉那嘛呢石经城获世界基尼斯世界纪录,堪称“世界第一大嘛呢堆”,成为藏族宗教文化的优秀代表。2010年4月14日地震中石经城受损轻微,灾后重建期间将文革时期运往城镇作为建筑石料的嘛呢石被玉树信教群众收复归位,因此目前嘛呢石规模占地面积达65亩,石经数量已达30亿块。新寨嘉那嘛呢文物保护及景区打造共投入6905余万元,其中:那嘛呢堆抢修修缮22620899元,佛塔、经堂抢险修缮19350598元,环境整治9580304元,三项工程总造价51551801元(文体局负责);新寨嘉那嘛呢景区游客服务中心造价1750万元(旅游局负责)。


新寨嘉那嘛呢石经城所在的新寨村现有居民500户,人口3000人,村内居民主要靠制作嘛呢石、卖嘛呢石以及其它宗教商品为主要收入。嘛呢在佛经中解释为观世音菩萨六字真经,六字代表解度六道众生、破除六种烦恼、修六般若行、获得六种佛身、生出六种智慧等殊胜功德。常诵此咒或转经则可利乐众生,功德无量。因此,每当正月十五日,都有许多人来此转经朝拜。世人对当地群众在几百年时间持续不断、坚韧不拔的凿刻嘛呢石的精神和所达到的精湛技艺赞叹不已。嘛呢在佛经中解释为观世音菩萨的六字根本咒语,六字真言音译是“嗡、嘛、呢、叭、咪、吽”六字,“嗡”表示“佛部心”,诵念时自己的身、口、意要与佛的身、口、意成为一体,就能获得成就。“嘛呢”意为“如意之宝”,表示为“宝部心”,象征大慈大悲心产生的利众菩提之心。“叭咪”为莲花,表示“莲花部心”,象征“觉空智慧”。这种智慧如同驱除心中的阴暗,承受阳光,展现丰姿的莲花一样纯洁无暇。“吽”表示“金刚部心”意为依靠佛的金刚之心,才能成就一切普渡众生,最后达到成佛的愿望。这八座宝塔是纪念释迦摩尼八大功德而建造的,分别是莲聚塔、菩提塔、转法轮塔、神变塔、神降塔、息诤塔、殊胜塔、涅槃塔。 


赛巴寺

全称“太庆大吉楞”,汉译为大乘昌隆洲。位于距玉树州府所在地结古镇32公里的称多县歇武镇下赛巴村,海拔3700多米。该寺早期为苯教寺院。公元1269年,由藏传佛教萨迦派五祖之一的法王八思巴改宗为萨迦派寺院。1983年搬迁到下赛巴村。建有大经堂、护法殿、佛塔、僧舍等。规模较大的有莲花生大师佛堂,建于1999年,面积为200平方米,高20多米。佛堂内莲花生大师镀金铜像高10米,左右两侧塑有莲花生大师八大变像。佛堂内还有壁画,其绘画艺术高超,具有藏传佛教文化艺术特色,整个佛堂金碧辉煌,灿烂夺目。

  赛巴寺最具有特色的是,近几年建造了土木结构的民俗宗教文物展览馆。展览馆分二层三厅,一层展厅有几十种青藏高原珍稀动物标本,这些标本以传统工艺制作,形态逼真。第二展厅有玉树藏族民俗用品和服饰、石器等。二楼三厅展有各种宗教文物、法器和珍贵经文等。展览馆收藏的各种文物近万件,其中有很多珍贵文物对考察和研究藏族历史以及玉树康巴藏族民俗风情很有价值。


勒巴沟

距自治州首府所在地结古镇30多公里处的通天河南岸,有一条风景优美的高山深谷,名为勒巴沟,海拔3700米左右,沟深约20公里。沟里年代久远的佛教文化石刻,相传是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先后进藏途经此地时留下的历史文化遗迹。沟里还有当地佛教信徒近代刻凿的满山遍野的宗教文化石刻,这些对研究唐代藏汉关系,观赏佛教石刻艺术风采,都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1986年经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被列为青海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主塔

在勒巴沟里有一座高大的古佛塔,塔基周长14米,有4层塔座,塔身高18米。相传为金城公主进藏途中命人所建,属覆钵式佛塔,具有藏传佛教建筑特色。


礼佛图


礼佛图为阴线石刻,位于沟口南麓河边的岩壁上,画面有仰莲座释迦牟尼立佛像,佛像右边依次刻有四个朝佛的人物像,第一个是跪状双手捧香炉的侍童;第二个是双手捧钵,前倾献礼的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第三个为双手持莲花的文成公主;第四个为双手持莲花的侍童。还有用阴线刻在礼佛图左面约6米处岩壁上的三世佛,画面中心为释迦牟尼佛像,手结转法轮印,腿结半跏跌在双狮仰莲座上,左右两侧分别为过去佛和未来佛。


转法轮图 


在沟深3公里处南麓峭壁上,有一副规模较大的九尊佛像组成的阴线石刻转法轮图,佛像布局严谨,形态各异。画面上方有飞天,下方有蛇形龙王等天龙八部中的诸天。石刻左右下方有《无量寿经》和《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再往沟里行进半公里的左侧岩壁上雕有三尊浮雕像,主佛为大日如来,结跏跌坐于仰莲座上,左、右下侧的两尊佛像分别为金刚手菩萨和观世音菩萨。佛像下面刻有古藏文“向大日如来佛、金刚手与观世音顶礼,马年吉日”等字样,为勒巴沟石刻的断代提供了可贵的参考依据。


子琼沟石刻

走进勒巴沟约5公里处,有一条灌木葱茏、涧水潺潺的山谷曲折南延,名为子琼沟(藏语意为鸟水沟),沟里的石头或岩壁上刻凿的观世音经咒、莲花生经咒等经文及佛像、佛塔无处不在,其中有许多是深凿在临之目眩而难以攀援的悬崖峭壁间的大型摩崖浮雕,有的则刻写在河底的大石上,字迹清晰、工整,成为明澈清流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宗教信徒们年复一年的艰辛刻作,留下了难以计数的石刻,在青山绿溪间形成了宏伟的规模,展现了藏传佛教石刻文化的奇光异彩,极具观赏和研究价值。由于流经勒巴沟的溪流中遍布嘛呢石刻,当地人称之为水嘛呢,有专家来此考察,惊叹这是世界上唯一一条流淌着文字的河。



政务服务热线: 0976 8822404

客服信箱:

主办:玉树市文体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青ICP备19000991号

Copyright@yushulvyouwang